负隅抗拒即生时不忘地狱;
坦直快荡虽困境亦畅天怀。
图片
《安礼章第六》悟读【26】
【原典】
见已生者慎将生。【译文】
看到已发生的倒霉,要警惕当年发生同样的倒霉。
图片
【悟读】
染于苍则苍,染于黄则黄。
语自《墨子·所染》,墨子之言意在讲明环境和风气之影响力;荀子《劝学》曰,“蓬生麻中,不扶而直;白沙在涅(玄色染料),与之俱黑”,荀子之言也强调了环境之热切性。一个人短缺慎染之能力,则会出现“温水煮青蛙效应”,悄然无声中已偏离初心,走上旁门邪途,以致不归之路。
这些与《素书》本句之意相类,强调了“慎染”之人生颖悟,即“见贤思齐,见不贤而内内省”,接近贤能,涵养浩气。
人生之路,看似多条。归根结底,只消两条,一曰走正道;一曰走歪道。
有一种颖悟,叫“走人生正道”。“使我介然有知,行于通衢,唯施是畏。”按照老子之意,唯有正道,方顺应道,人须负隅抗拒,才行稳致远。然则,“通衢甚夷,而人好径”,或是性情“好走捷径”之性情,老是追求急功近利,不愿彻头彻尾。放着正道不走,非走歪道,认为捷径省时省力消弱灵巧,其实是人生小智。
社会是个大染缸,真善美、假恶丑,无处不在,无时不存;而贪多求美,乃性情之固有性情。人若不“慎染”,被不美德气所染,轻则沉迷腐烂,重则害己损家。
“保持定力,终无败事”,人生当“慎”。有人回来出人生之至高田地,是五慎,即“慎独、慎染、慎微、慎初、慎终”。
正人“慎独”,是指一个人稳固之时亦能严慎自律,操行自守,光明磊落,信守正人之原则。五慎之中,慎独是第一位的,其他四条皆以慎独为基础。
人生首肯,道义担当,皆须严慎,亚圣曾子相持“吾日三省吾身”,一世着力“负隅抗拒,如临深谷,摄人心魄”之守身名言。
被誉为神仙之曾国藩,有个着名的“日课四条”,即为,“慎独、主敬、求仁、习劳”,触及待人接物之方方面面,值得民众沉吟。
“慎染”,是一种颖悟,亦是一种定力。清末之蔡公时慨于国是艰危,与好友构成“慎所染斋”,意在不为环境所污,用慎染之功,着力初心,普及修持,养吾浩然之气。
柔闲岁月百般愿,松驰年华一如初。不管何时何地,皆须负隅抗拒。任何懈怠浪漫,皆有可能使我方走入人生之绝境。